记录恩师
三代印人一博文
文/范振中 笔名 东方艺人
一晃眼,恩师仙世已11年了。至今还记得上世纪1976年10月经上海文史馆馆员山水画家蔡介如推荐,我拜入恩师门下,在与恩师一起走过30个岁月,每每想起一些情景就会很心酸,不过对我创作来说是绝对正能量的,有一股使不完的劲,有一种特别的使命感。恩师在世,我时常在求印风的变化,取得了一些成绩,如今十年来,我却又渐渐的回归到虞山派的印风中来了。这也许就是使命感,这也许就是恩师一生追随父亲(赵古泥)的原因了,这就是使命感。
上月中旬,东方书画院书法沙龙活动时,吕纯览带来恩师为他刻的姓名章给我看。一开始,我以为他拿来送给我呢?后来得知,大哥用心良苦,他收藏着很好,就是找不到,这次总算翻到,特意拿来让我瞧瞧的,当然希望我能为他配上一印。吕纯览是一个书画家,又是一个收藏家,不过不是那种肯花钱的收藏家,而是有脑子,他这样开口我不会拒绝,真是一个很聪明的收藏家,我还乐意为他治印。
吕纯览给我回报是欣赏了恩师的作品半小时,钤印数方。
他找了一方与恩师创作的印石一样,普通的青田石,也是那个年代印石,还是有人刻过的,他打磨之后,请我篆刻一方朱文《抱真斋》。
所以,就有了文章中“图三”的效果。章法与恩师相反,但是道理完全一样。我很满意,恩师说81岁为他治印,而我是63岁所作。
赵古泥一印是周建国11月8日书法沙龙活动日时带来二本小册页——《履庵老人藏印选》上下册,是海上篆刻大家江成之所收藏之宝,珍贵精彩。其中有这方印,非常兴奋,拜读之余,拍照留影,此印反应了赵古泥对浙派篆刻艺术传承也是创作频频,很是到位。
第二代虞山派印风赵林
图三 第二代、第三代虞山派印风三十年之后配对
评论